第1章
金秋十月,暑热虽然已经消散,阳光依然炙烤着大地。
寂静的山林里一片艳丽的金黄色,掉落的树叶铺了一地。
只听见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和虫子的叫声。
“呼......呼......”陆妍妍倚靠着一棵大树,大口大口喘着粗气,豆大的汗珠子顺着额头往下滴。
砍了许久的柴,陆妍妍又热又渴,拿起身旁的竹制水壶大口大口,咕嘟咕嘟把水灌进嘴里。
看着眼前堆成小山包的柴,陆妍妍忍不住叹了一口气。
三天前她还在自己的小公寓里舒服的吹着空调,吃着薯片,喝着肥宅快乐水追剧,当天晚上追剧到凌晨三点多,拖着疲惫的身躯沉沉睡去,一睁眼就到了这个莫名其妙的时代——大齐。
接收了原主的记忆,发现这里的生活是真的艰苦,尤其是原主所在的唐家。
唐家在西宁村本也是个条件尚可的家庭,虽说算不上富裕,但也能餐餐吃饱,每个月能吃得上几次肉。
这样的条件在整个西宁村都是能排得上号的。
可惜这样幸福的小日子,在唐家当家的唐水生生病后一落千丈。
为了给唐水生治病,先是花光了所有积蓄,然后又把牛卖了,最后把家里的十多亩上好的水田也给卖了,可惜散尽家财也没能让唐水生的病有点起色。
唐水生的娘子李红英听人说,她家这个情况应该冲冲喜。
于是李红英花了一袋粮食,从逃难路过西宁村的陆家手里换了个16岁的丫头,也就是陆妍妍,嫁给自家18岁的大儿子唐小岩。
唐小岩从16岁出走入军营,已经两年没回过家,也没给家里寄过信,家里根本不知道他是死是活。
李红英想着给唐小岩娶一房媳妇,哪怕他不在了,以后也可以从兄弟那里过继个孩子,不至于绝后。
二来家里也需要个女人操持家务。
三来能冲冲喜,看看丈夫能不能好起来。
遗憾的是,唐水生缠绵病榻六个多月,最终还是离世了。
李红英带着家里五个小子,挺着八个多月的肚子操持着丧事,全靠一口气撑着,丧事一结束,立马就倒下了,家里顿时乱成一锅粥。
最大的双胞胎唐小山和唐小川才13岁,老四唐小河11岁,老五唐小江9岁,老六唐小湖6岁,一群孩子们不知所措。
就在那时,陆妍妍穿过来了。
看着一团乱的唐家,她选择撑起这个家,毕竟从原主的记忆来看,从她进了唐家之后,唐家待她不薄,并不因为是用粮食换来的而看轻她,磋磨她,反而对她细致体贴,尤其是李红英。
结束回忆,陆妍妍走到溪流旁,捧起一把水,洗了把脸,顿时感觉精神多了,迅速地把小山包一样的柴堆用草绳捆绑起来。
接着蹲下身子,把柴背在了身上。
要是在从前,陆妍妍肯定背不起这么大一把柴,可是穿过来后她发现,这具身体力大无比,用手轻轻一劈,甚至能劈倒一棵树,堪称大力士。
有这一把子力气,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好解决了,但也是因为力气大,消耗快,陆妍妍很快就觉得饿了,早上喝的那一点稀饭早就消化的干干净净了。
一边想着中饭该做点什么,一边快步走回家,。
家里一个卧床的孕妇和一群半大的小子,她也不太放心。
“嫂子嫂子,不好了,不好了!”
离家还有约一里路的山脚下,双胞胎中的弟弟唐小川朝着她狂奔过来,神色焦急。
看到背着大大一捆柴的陆妍妍,唐小川像找到了主心骨,停在她面前,双手撑着膝盖,上气不接下气地说:“嫂子......娘......娘她早产了!”
陆妍妍一听这话心头一跳,吓得不行。
李红英自从办完丧事,就一直恹恹的,这几日一直是卧床休息,想不到今天就早产了。
顾不得身前的唐小川,陆妍妍飞奔回家,一进门只就听见李红英隐隐的喊叫声,一群半大的小子齐齐围着,手足无措。
陆妍妍将身上的柴往地上一丢,直接冲进房间,呵斥道:“都围着干嘛?快散开,散开!再围着娘都要透不过气了!”
小子们立即散开。
“小山,你去隔壁请汤婆婆过来,就说娘要生了。”
汤婆婆是这附近一带给人接生的产婆。
“小河,小江,你们快去厨房烧一锅热水。”
“小湖,你去把家里的剪刀找出来。”
陆妍妍按照她以前看剧的经验一一安排着,几个小子终于镇定下来,依着安排做各自的事。
“娘,娘,听得见吗?我是妍妍啊!”陆妍妍一边用手拍着李红英的脸,一边呼唤着她。
试着让她的神志清醒些。
“妍妍......妍妍,我快要生了,你去隔壁把汤婆婆请过来。”
缓过镇痛的李红英打起精神和陆妍妍说。
“娘,你别担心,我都安排好了,汤婆婆马上过来了!”
听到陆妍妍的回答,李红英松了一口气。
“小山,慢点慢点!”
小山拽着汤婆婆进了房间,年迈的汤婆婆跟不上他的脚步。
一进房间,汤婆婆便吩咐着:“快去烧一锅热水,把剪刀找出来给我!”
陆妍妍和小山飞快地把热水和剪刀送过去。汤婆婆把两人都赶了出去。
陆妍妍带着一群孩子焦急地守在门口,听着李红英隐忍的喊叫声,心都纠成了一团。
可能因为已经生过很多个孩子,不到一刻钟,一阵微弱细小如同猫叫的啼哭声响起,汤婆婆的贺喜声传来:“生了,红英,又是个小子!”
在屋外提心吊胆的一群人终于放下心来。
“妍妍,你进来,那群臭小子在门外等着!”
仿佛知晓他们迫不及待要冲进去的心情,汤婆婆开口让陆妍妍进房间。
“妍妍,这个孩子是个早产儿,你们要精细的照看着!”
“唉,我知道了,我一定会细心照顾他的。”
“你家现在虽然条件苦点,但你娘这月子可得好好坐啊!等会儿我好好和你说道说道,可得上心呐!”
“好的,汤婆婆,我听你的!”
“好孩子,我知道你是个好的,这一大家子现在就靠你撑着了,你可千万撑住!来,抱抱这个孩子吧。”
汤婆婆把襁褓送到陆妍妍手中,陆妍妍看着怀里如同小猫咪般大小的婴儿,心里默默说着:放心,我一定会把你好好养大的。
第2章
汤婆婆一边絮絮叨叨地交代着陆妍妍需要注意的事项,一边麻利地收拾着脏污,看着陆妍妍小心翼翼地抱着唐家老幺,心里一阵怜惜。
这唐家,原本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人家,偏偏遇到个生了重病的,真是有啥都不能有病,没啥都不能没钱,短短小半年就把家底给掏了个精光。
这去了的啥也不知道了,留下这一群孤儿寡母的可怎么办?
这么多年的邻居了,自己能帮衬着的就搭把手。
这唐家也是厚道人家,以前也经常帮她这个老婆子。
这个妍妍丫头,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,说她不幸,至少她不必居无定所,四处逃难,说她幸运,这唐家一大家子的担子都压她身上了,说到底也只是个16岁的小丫头。
“妍妍,你好生照看着你娘,我先回去了,记得我交代你的话啊。”
“婆婆,等会儿走!”
眼见汤婆婆要走,陆妍妍连忙喊住她,从兜里掏出十文钱,一把塞进汤婆婆手里,这原本是李红英交给陆妍妍的,家里没米了,实在揭不开锅,让陆妍妍去村头村长家换一小碗米。
汤婆婆急忙反手把钱还回给陆妍妍,还没开口,又被陆妍妍强行塞了回来,陆妍妍力气大,汤婆婆挣脱不开。
“婆婆,照理说,我家还得给你准备点礼物,可我家这个情况实在是没办法,这十文钱你一定收着。”陆妍妍按着汤婆婆的手。
汤婆婆无法拒绝,只得收下,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。
门外的唐家小子看着汤婆婆走出房间,急忙一股脑冲进去,想看看娘和刚刚出生的小弟弟。
看着陆妍妍怀里的小宝宝,炸开了锅:
“他好小啊!”
“他好丑,皱皱巴巴的,像个老头。”
“他好红啊!”
......
陆妍妍刚想开口阻止他们吵闹,小宝宝就发出微弱的啼哭声,陆妍妍轻轻摇晃着哄着,小宝宝却依旧扯着嗓子哭闹,看来是饿了。
原本睡着的李红英被吵醒,孩子们又一窝蜂地来到床前。
“娘,你好点了吗?”
“娘,你饿吗?”
“娘,你累吗?”
五个人叽叽喳喳吵作一团,原本就脱力的李红英顿时头疼不已,痛苦地皱起了眉头。
一旁的小山端起杯子递到李红英嘴前。
“娘,你喝点水,你嘴唇都干了!”
李红英微微抿了几口水,便摇头示意不喝了,用极其虚弱的声音唤着陆妍妍。
“妍妍,把孩子抱过来,给我看看。”
陆妍妍抱着襁褓来到床头,坐到一旁的矮凳上,把手侧过一边,让李红英能清楚的看到宝宝。
小婴儿仿佛和母亲有心灵感应一般,到了母亲身边,哭得更凶了。
“这孩子就叫小果吧,哭得这么厉害应该是饿了,我生小湖时就没有奶水,估计现在也没有奶水给他喝。你去煮点米汤给他喝吧!小湖就是喝米汤长大的。”李红英看着哭闹的孩子,一脸心疼,却又无可奈何,家里现下连饭都快吃不起了,不可能紧着她来,她也只能忍着饿,只是苦了孩子了。
陆妍妍虽然没有生养过孩子,但是也知道小婴儿最好是喝母乳,母乳含有大量的抗体和营养,是婴儿最好的口粮。
上一世都提倡最少喝到六个月母乳呢!其实喝奶粉也行,但这个朝代奶粉估计是不可能有,那她得想办法让这孩子吃上母乳。
她看向一旁已经6岁的小湖,头大身子细,生怕他重心不稳,一走就会摔倒,又时常呆呆坐在一旁,看起来傻乎乎的,可能就是因为没喝过母乳。
上一世闺蜜生完孩子,为了催奶,喝了许多烫烫水水,什么鸡、鱼、猪脚基本每天轮换着吃,她得想想办法,至少弄点肉给李红英吃,催催奶,喝米汤哪有什么营养,何况这是个早产宝宝,哪怕在医疗发达的时代都得小心翼翼的养着,更别提在这个贫穷落后的时代了。
“娘,你好好休息,我会安排好的!”陆妍妍安慰着李红英。
李红英对陆妍妍纵使有千般万般不放心,此时也没有办法,长时间的操劳早就让她身体不支,生了孩子后更是虚弱,只能信赖陆妍妍了。
她对着陆妍妍点点头,又沉沉的睡了过去。
陆妍妍抱着襁褓,带着一伙小子走出房间。
“小山,早上剩的稀饭你热一下,舀点上面的米汤过来。我给小果喂一点”。
“哎,我这就去”唐小山听着陆妍妍的吩咐,立马跑去厨房。
不一会儿就端着一碗米汤过来,陆妍妍拿着小木勺一勺一勺喂着小果。
可能是饿惨了,小果小嘴“吧唧吧唧”吸吮得飞快,不一会儿就双眼迷蒙,陆妍妍轻轻摇晃两下,安心的睡了过去。
陆妍妍轻手轻脚的把他放回了李红英身旁,又走出了房间。
看着一字排开的满脸忧愁的五个小子,陆妍妍小声说道:“行了,你们别丧着个脸了,家里添丁是喜事。”
“嫂子,娘现在这么虚弱,咱们怎么办呢?”小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。
“什么怎么办?难道娘坐月子了,咱们就过不下去了?你们这一群小伙子就活不下去了?我知道以前爹在的时候,你们没吃过什么苦,但是现在条件艰苦,我们必须自强起来,不仅不能让娘操心,还得把家里打理好。只要你们都乖乖听我的话,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“嫂子,我都听你的,你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。”
“是的,嫂子,我也听你的。”
“我也听你的。”
五个人争着回答。
“好,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得让娘吃饱,而且得吃好,这样不仅娘能养好身体,小果也能有奶喝。”
“那我们要怎么做呢,嫂子?”
一群小伙子眼巴巴的看着她。
“妍妍丫头,妍妍丫头!”
正在计划着将来怎么办时,陆妍妍被大门外一阵喊叫声打断,仔细一看,原来是汤婆婆。
汤婆婆手里提着个竹篮,只见她把竹篮往门槛内一放,说道:“丫头,这里有十个鸡蛋和一包红糖,给你娘补补身子。”
说完不等陆妍妍答话就飞快地离开,生怕陆妍妍不收下这十个鸡蛋和红糖。
陆妍妍快步走到大门口,拎走篮子,心下非常感动。
乡下地方的鸡蛋,平日里都不舍得吃,一般都是攒起来,存够个数拿到镇上卖掉,这是他们收入的一大部分。红糖更不用说,很是难得。
现下,也正是需要的时候,陆妍妍也不打算推辞,时间还长着,家里虽然穷,但她还有一把子力气,以后多帮帮汤婆婆。
况且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五好青年,只要好好利用现代知识,赚钱还不是小意思。
汤婆婆早年守寡,只有一个儿子叫贺大富,儿子也争气,读过几年书,在城里的饭店做账房,后来东家看中,提拔做了掌柜,便在城里娶妻生子,定居在镇上。
本想着把汤婆婆一起接过去,但她习惯了乡下生活,不肯去城里。一个人在村里生活,贺大富一家偶尔回家看看她。
汤婆婆一个人生活,年级大了,总有些不方便的地方,以后可得多多帮帮她。